气温下降,皮肤干燥怎么破?
506次阅读
中医专家推荐皮炎的协定方,中医治疗需要辩证,您也可以点击免费咨询医生

建议用法:早、晚饭后半小时,温热服用,每日一剂,连续服用7-14天。
这两天虽然不是一夜入冬
但是也足以让大家穿上了
刚买的/买了好久
没机会穿的新衣服吧

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皮肤状态的不同?
洗完脸很快就干燥紧绷,
洗完澡更是浑身发痒,
有的人手臂和小腿
还会抓出白印、脱屑……
这些都是因为你!太!干!了!
冬天皮肤很容易缺水、缺油,
除了多涂保湿护肤品,
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?
01
冬季护肤,
保护好这道重要防线!
我们的皮肤结构就像一堵砖墙,“砖缝”之间的胆固醇、脂肪酸、神经酰胺等脂质和表皮的角质层一起,形成大名鼎鼎的“皮肤屏障”。
皮肤屏障既能防止外界的有害物质,经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,又能防止体内的水分通过皮肤丢失,是我们人体的一道重要防线。

秋冬季节外界湿度低,缺油的皮肤难以阻止水分的蒸发流失,皮肤就会缺水、干燥、瘙痒不适、更容易过敏。所以,保护好皮肤屏障至关重要。不仅要及时补充水分,还有注意冬天不要太“爱干净”了,热水澡洗太多也不是好事哦!
02
洗澡注意“两不要”!
一 洗澡水不要太烫
到了秋冬季节,很多人喜欢洗烫一点的热水澡,有人是因为怕冷,有人是为了解乏,还有人是单纯觉得瘙痒的皮肤烫一下很舒服,但是小心过热的水温会带走更多的皮脂,加重皮肤干燥,所以可能会越洗越干、越洗越痒!

医生建议,在保证浴室保暖条件的前提下,洗澡水温控制在40℃左右即可。
二 洗澡不要太“干净”
洗个澡花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,或者使用清洁力很强的洗发沐浴产品,又或者使用搓澡工具大力清理,都会破坏皮脂膜,使皮肤变得干燥、脆弱、敏感。

因此,秋冬季节洗澡可别一味追求干净,洗澡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宜,根据自身肤质换用较温和的洗浴产品,减少搓澡、磨砂的频次,不常出门的老人、婴幼儿可仅用温水清洗。
03
保湿+防晒最重要
夏季使用的保湿水乳到了秋冬会变得“力不从心”,这时我们需要涂抹含油量更高的膏霜状保湿产品,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以阻止水分经皮丢失。
含有神经酰胺、角鲨烷、乳木果油、霍霍巴油等的保湿霜都是不错的选择,但要注意有的产品含有凡士林之类的矿物油,可能会堵塞毛孔,加重痤疮,所以痘痘肌应避免在面部使用这类产品。

另外,虽然秋冬的太阳晒起来暖洋洋的让人很舒服,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依然存在。秋冬防晒依然很重要哦!在皮肤健康、保湿到位的情况下,夏季的防晒产品完全可以继续使用,但不建议使用防水性强、清洗困难的产品,以免清洁过度损伤皮肤。
秋冬季建议选择质地较滋润、防晒值较夏季稍低的防晒霜,帽子、口罩等硬防晒也是很不错的防晒方式。
04
冬季易犯的3大皮肤病
1.冻疮
在寒冷的季节,特别是气温骤降之后,一些暴露的部位会出现红斑、丘疹,并伴有瘙痒,遇热后还会加剧,这很可能就是长了“冻疮”。
冻疮不仅挑环境还挑人——寒冷潮湿或是冷暖剧变的气候易引发冻疮;而像老人、儿童等人群,末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,则更易冻疮。

冻疮最难忍的应该就是痒,一般治疗是使用一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药,如肝素纳软膏,或者是一些冻疮膏;还可以用一些理疗方法,如红外线或者红光每日一次照射。
小贴士:气温低于10℃时,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;且衣着不宜过紧,以免影响末梢血液循环;穿鞋要透气、宽松,避免引发脚汗而为冻疮的发生创造环境。
2.鸡皮肤
“鸡皮肤”学名称为毛周角化病,特征就是毛囊周围的角质会增厚,导致毛囊口被过厚的角质堵塞,形成一粒粒的小凸起。而冬季天气干燥,皮肤的角质增厚,“鸡皮肤”也就显得更严重了。

鸡皮肤其实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,因而无法进行根治,但是做好三件事,能改善肌肤状况~
①去角质+保湿
鸡皮肤与毛孔堵塞有关,因而保证毛孔通畅是第一步。可以用含有磨砂颗粒的沐浴产品,辅助沐浴球、海绵搓洗去角质。但使用不宜过于频繁。洗澡后一定要及时擦干,并及时涂抹保湿的乳液,远离干燥。

②营养素的补充
少吃辛辣刺激的饮食,而像菠菜、胡萝卜、南瓜、芒果、杏、木瓜等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多吃些,对嫩滑肌肤有好处。
③合理用药
医学上对付“鸡皮肤”通常会使用含水杨酸、乳酸或维A酸的软膏,但一定要遵医嘱或看清说明书使用。
中医需要辨证论治,具体请咨询中医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