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中医如何治疗急性乳腺炎
9215次阅读
前言:中医治疗需要辩证,您也可以点击免费咨询医生

建议用法:早、晚饭后半小时,温热服用,每日一剂,连续服用7-14天。
急性乳腺炎,中医称乳痈,也叫妒乳,多见于初产妇产后 1~4 周的哺乳期,是产妇哺乳期常见病,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,临床可出现发热、乳房内有肿块、乳房疼痛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。哺乳期产妇体质普遍都比较虚弱,当乳汁排出不畅、外力挤压或有情绪影响时, 常常形成积乳包块,进一步出现炎症反应。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正常母乳,当炎症进一步发展时还会有化脓的可能性,甚至采取手术引流治疗。所以在急性乳腺炎的早期 进行干预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。为了不使用抗生素影响母乳,临床上多采取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。
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急性乳腺炎呢?
中医认为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:(1)乳汁 郁积是最常见的原因。初产妇乳头破碎,或乳头畸形、凹陷,影响充分哺乳;或由于哺乳姿势的不正确、乳汁分泌过多而婴儿吸吮不彻底、或断奶方法不当等原因均可导致乳汁郁积,乳络阻塞结块,郁久化热酿脓而成痈肿。(2)肝郁胃热情志不畅,肝气郁结,失 于疏泄;产后饮食不节,脾胃运化失司,阳明胃热壅滞,均可使乳络闭阻不畅,郁而化热,形成乳痈。(3)感受外邪产妇体虚汗出,或露胸哺乳外感风邪;或婴儿含乳而睡,口中热毒之气侵入乳孔,均可使乳络郁滞不通,化热成痈。
预防大于治疗
预防措施:
1、防止乳头皲裂。由于哺乳姿势不当会引起乳头皲裂,从而引起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。(1)哺乳时要将乳头和乳晕一同放入小儿口中,避免咬破;(2)孩子睡觉时不要让其长时间口含乳头; (3)哺乳后,要用清水将乳头洗净,不哺乳时要用细软的布隔在乳头和衣服之间,避免摩擦。
2、重视乳头皲裂问题。如遇乳头破损情况要及时治疗,避免并发炎症。(1)轻度乳头皲裂不影响哺乳,可在哺乳后在乳头上涂抹乳汁、乳头修复霜或羊脂膏,在下一次哺乳前洗净即可;(2)重度乳头皲裂,在哺乳时会产生剧烈疼痛,可利用乳头保护罩进行间接哺乳;亦可用吸奶器将奶吸出进行喂养;(3)对于乳头上结痂的部位,不可强行撕掉,可用橄榄油将其软化再慢慢揭掉。
3、防止乳汁淤积。(1)产妇在产后要尽早开奶,做到早接触、早吸吮,最好在分娩后30分钟以内开始哺乳;(2)每次喂奶之前要尽可能的用热毛巾做热敷,因为热敷可以使乳腺管扩张,使孩子吸允更顺畅、乳汁更容易排出;(3)多哺乳。
4、时刻保持乳房的清洁,避免细菌感染。
5、避免情绪刺激。
6、少喝高汤类食物(如鸡汤、猪蹄汤等),少食刺激性食物, 如辛辣、寒凉等。
万一得了急性乳腺炎怎么办?!
1、继续哺乳,乳腺炎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要尽快排空乳房。
2、尽快就医,曲阜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开展了乳腺疏导推拿联合中药内服、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。
治疗方法如下:
(1)中药外敷:中药外敷是中医药传统的外用剂型之一, 有着 1 600 年的历史, 《黄帝内经》云:病入奇经八脉无药可医。传统服药须先入经脉,能入者乃是药物的气味。贴敷之药切近皮 肤,切到肌肉之中,也同样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 达经脉,摄于体内,融化于津液之中,与之合而为一, 具有内外一贯之妙。中药外敷主要用于浆细胞乳腺炎等浆液性乳腺炎,主要起到疏通经络、消肿止痛、软坚散结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因中药外敷是使药物直接作用在肌肤上的,可在患处局部形成集中用药的优势, 使药物直接作用在乳房上,直达病灶,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。可有效疏通堵塞的乳腺管,有利于结块的消 散和乳汁的排出。用药过程中可以促进气血运行、经络疏通,快速使体内的炎症反应得到控制,使硬块逐渐变软,达到“疏通经络、行气活血、软坚散结、化瘀止痛、消积导滞”的功效。
(2)乳腺疏导推拿:此方法是通过按摩挤压乳腺管,使乳房内淤积的乳汁排出,促进结块消散。该方法仅适用于乳腺管不通、乳汁淤积或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患者。若局部红肿明显并伴有发热,或脓肿已经形成 者,则禁用此方法。
(3)中药内服:我们通过中医辨证的方法,对每位患者进行体质辨识,根据不同证型体质开具药方,更全面的调理产后哺乳期妈妈的身体。
根据临床经验,乳腺疏通推拿配合中药内服、中药外敷方法对急性乳腺炎早期进行干预与治疗,可以有效控制炎症的发展,对母婴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中医需要辨证论治,具体请咨询中医科医生。